曬飛魚-蘭嶼地方誌|旅遊、潛水、住宿、文化、人物

專訪蘭嶼朗島教會牧師:培育蘭嶼下一代年輕人

「美麗的蘭嶼島以後可能會變成水泥的島嶼」,朗島教會的牧師王榮基指著海邊堤防的小工地說。牧師住在朗島部落,從王傳道家的窗戶看出去,是一望無既的大海及海邊聳立的巨岩,近年來港口岸邊不停動工程,如畫般的窗戶也多了幾塊水泥點綴。

Photo Credit : Albee Lien

水泥的島嶼

王傳道在台灣求學後回到家鄉蘭嶼開始他的傳教工作,熱愛為公義發聲的他非常擔心自己的家鄉,蘭嶼島上近十年來觀光發展興盛,紛紛蓋起一棟又一棟的民宿、沙石場,海岸線上多了許多不屬於海岸的東西。

「涼台」在達悟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,小孩還沒長大時會坐在涼台上看著出海捕魚的爸爸,當看到爸爸回航時就趕緊下去灘頭幫忙推拼板舟上岸,現在呢?涼台拆掉改建成水泥家屋或民宿、海邊灘頭也立起一座座的水泥土塊,還看得到出海捕魚的爸爸嗎?還聽得到流動在體內的達悟族血液嗎?

牧師的年輕人工作

「蘭嶼的未來掌握在下一代手中,他們必須站起來」王傳道語重心長地說,他在教會裡喜歡跟年輕人相處,他與部落的年輕人一起唱詩歌、一起吃飯、一起上山朔溪,他們的關係就像朋友,教會也給部落年輕人一個喘息的空間。

那些旅台求學或工作的青年們回到這座島上總有些不適應,無法與家中長輩用母語溝通、島上的網路速度很慢、旅台後對家庭關係的看法與父母不同……,牧師就像這群年輕人與小島之間的潤滑劑,幫助他們重新適應小島生活,還有,王傳道心中最期盼的,年輕人們站起來捍衛自己的家鄉。

「其實蘭嶼有很多年輕人都有注意到這些部落的公共事務,也讓人看到他們富有創意的行動」王傳道說,有一年朗島部落討論是否架設網路基地台(朗島部落架設基地台前網路奇差無比),許多長輩們認為電磁波對身體不好而反對,但現在的年輕人對資訊科技較依賴,也希望這座小島能有快速獲取外來資訊的管道,就曾有年輕人為了表達自己的意見,在部落廣場中間擺放垃圾桶,將手機丟在裡頭,表示他們「沒網路要手機有何用」的訴求,在社會變遷愈加快速的蘭嶼,這些創意的表達方式是他們未來的武器,是他們站起來保護家鄉,適應外來環境刺激的力量。

「我喜歡透過體驗教育帶著年輕人上山裡認識自己家鄉的文化,與他們討論公共事務,刺激他們思考」,王傳道看到下一代的影響力,但也知道部落共識的重要性,蘭嶼的公共事務需要有部落的全體共識方能推動,帶著年輕人們認識自己的家鄉就非常重要了,認同才能尊重,在表達自己意見的同時尊重部落長輩的傳統文化觀念,在蘭嶼的觀光問題、生態問題、文化流失問題中站立起來,帶著身為蘭嶼人的驕傲守護這座島嶼。

「2030蘭嶼」在下一代年輕人手中

「包括我在內,部落的長輩們都對我們的下一代有很大的期望,我能做的就是教導他們是非對錯,帶著一顆謙卑順服的心愛自己的土地,蘭嶼只有一個,蘭嶼的未來在他們手上。」王傳道說著他的期許,他認為十年後二十年後可能蘭嶼逃不過水泥島嶼的命運,但只要蘭嶼的年輕人們謙卑反省自己的文化、熱血面對外來的挑戰,蘭嶼的涼台永遠不會被拆除。

曬飛魚

略帶鹹味的海風迎面吹來,這是大海的味道 ; 略感刺眼的陽光直撲而下,這是太陽的味道 ; 部落裡、竿子上曬著的,那是飛魚的味道 ; 灘頭上、拼板舟裡坐著的,那是達悟人的味道。

2020年夏天,我們掛起「曬飛魚zazawanzine」,探尋山海、踏遍部落,將小島令人流連忘返的味道重新曬了出來,讓每一位來到蘭嶼的旅人,真正地認識這座小島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