曬飛魚-蘭嶼地方誌|旅遊、潛水、住宿、文化、人物

晨間的海市場:抓緊潮汐,潮間帶生態探索

因著潮汐而產生的「潮間帶」,是海洋與陸地美麗銜接,有著難得一見許多生態環境,直得一探究竟。近年來,台灣的許多離島都紛紛興起了潮間帶的導覽體驗,不僅是個參與年齡層極廣的活動,更是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趣體驗。

而位於太平洋上,保存著完整傳統文化與生態環境的人之島—蘭嶼,也有潮水漲退潮間的潮間帶存在,不同的是,這裡不僅僅是生態導覽的場所,更是達悟婦人們的海市場。


島嶼與海洋的無縫接軌,蘊藏獨特生態

受到潮汐的影響,潮間帶每一天會有兩次被海水掩蓋、兩次暴露的時刻,在蘭嶼亦是如此。隨著自然變化的潮間帶體驗,完全是一項靠天的活動,不僅僅要抓緊退潮的黃金時刻,更要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天晴,這一天我們跟著朗島部落的導覽大姐,來到距離朗島灘頭不遠處的潮間帶,正是如此完美的天氣。

生長在潮間帶的生物,必須適應這不斷劇變的環境,就好比常見的海膽、彈塗魚、蝦、蟹、海星等等,皆是如此。位處每年黑潮必經的海域,蘭嶼的潮間帶蘊藏了豐富多樣的海洋生物,除了上述的生態以外,熱帶魚和貝類等等,更是不在少數。當然,乘著黑潮而來的,還有眾所皆知的飛魚,這個之餘蘭嶼的文化與生活,至關重要的生物。


兒時的娛樂場、如今的海市場

「沒有固定的地點啦!」,問起潮間帶的導覽地點,大姐回答道。導覽的工作,其實從前一天就開始了,靠著經驗法則,觀察浪潮、判斷隔日的狀況,進而選定合適且看得到最多生態的位置,希望的就是帶給旅人既安全又值得的體驗。這聽來很專業的事前準備,令人好奇這些技能都是如何習得的?大姐習以為常的說,其實這就是達悟族人從小就必學啦!

早期男性出海捕魚的時分,在島上的婦女、小孩們也沒有閒著,除了例行家事以外,下海至潮間帶捕捉貝類、花笠螺(sisi)、野菜,為夜晚的佳餚添加菜色,亦是任務之一。「小的時候,都是跟著媽媽來的,長大一點學會後,我們就都會自己來抓了」,大姐說起兒時的時光,分享著很小就學會游泳的故事等,都讓來自都市的我們頓時發現,原來在我們眼中如此艱難專業的技能,是達悟族人必備的生存能力。


是導覽,亦是一種與人交流的分享

我們越往海的方向前進,海水環繞我身的高度越高,而周邊的生態也越來越多了。大姐從袋子裡掏出一根細長型的小鉗子,熟練的挖開了礁岩,不一會兒的功夫,傳說中的花笠螺現身了!大小不一的螺,有著美麗的紋路,這是達悟族人餐桌上常見的,他們俗稱的「sisi」。

邊將方才介紹的生物放回大海中,大姐邊與我們分享道,普遍活動時的有趣情況:當她一如往常地抓起生物供旅人觀看時,有些旅人會躍躍欲試的觸摸生物,但也有朋友只是一看,而多半很是好奇的都是學齡階段的小孩們。看著不同年齡層的人們,在面對達悟族人習以為常的生物,做出與眾不同的反應時,是大姐認為帶活動中,最有趣的時刻。

海島的體驗活動,除了有趣的水上活動以外,喜愛海洋生態或是帶小孩旅行的你,推薦參加朗島亮點工作室的「晨間潮間帶體驗」!能夠看見不一樣的生態,不僅能吸引大人小孩的興趣,更能跟著當地人的腳步,從不一樣的面向認識達悟文化。


台東蘭嶼|晨間潮間帶體驗|洄島生活節

平時在城市待慣了的我們,對於許多大自然的生態,都僅僅是它幻化成影像的模樣。難得來到離島旅行,是個趁機可以重返大自然懷抱的好機會。

身為海上小島的蘭嶼,海洋生態也是千萬種驚奇,跟著導覽人員的腳步,在專業的引領下探究潮間帶的精彩生態,同時採集野菜、螃蟹與貝類等,體驗前所未有的純樸生活。喜歡大自然的你,來到蘭嶼旅行,定不能錯過!

地點:亮點工作室(位於 Do VanWa 在海邊的正對面)
體驗時長:一個半小時
曬飛魚官方訂購→https://zazawanzine.rezio.shop/zh-TW/product/131794
KKDAY 訂購→https://www.kkday.com/zh-tw/product/131794

編輯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