曬飛魚-蘭嶼地方誌|旅遊、潛水、住宿、文化、人物

東清舞蹈團團長謝男海專訪:在小島上踏下傳承文化的舞步

今年夏天在東清部落的小米豐收祭上,有一群由東清婦女組成的舞蹈團,跳出動人的身影,她們在被曬得發燙的地板上赤著腳,踏下的每一步都帶著對這塊土地的愛,舞蹈團的團長謝男海希望透過這樣的表演,不只紀錄、傳承達悟族的文化,也讓更多年輕人看到並願意參與到文化保存的工作裡,舞蹈團在今年夏天以悠長的吟調、沈穩的步伐,走回蘭嶼過往的文化。

達悟族傳統舞蹈

「我們的女老師們會跳長髮舞、禮杖舞、竹竿舞,這些平常都看不到,只有在重要的祭典時才會跳,部落裡會盛裝出席。」謝男海成立傳統舞蹈團不只是為了老師們在祭典時能夠表演,也讓這些傳統舞蹈有一群熱愛土地的人去傳承,老師們練習舞蹈後會教部落的人,所有歌謠、舞步的練習都是為了讓達悟族文化,能在這塊土地繼續延續下去。

達悟族古調吟唱

達悟族的歌唱形式跟台灣的原住民差異很大,已沒有樂器伴奏的說話來吟唱,吟唱的內容可能是生活中的日常、可能是迎接賓客的禮儀……,在舞蹈團的演出中特地安排一段古調吟唱,在充滿感情的聲調中,將內心的感受表現出來,在被海洋隔絕蘭嶼,這裡的音樂有著最單純質樸的聲音。

小島文化之旅

一般遊客來到蘭嶼,除了特別的祭典很少有機會看到這些傳統舞蹈,東清舞蹈團特地為遊客準備演出,讓不熟悉蘭嶼的台灣人,有機會參與到這個文化裡頭,「我們會感動到他們,有時候看我們表演,他們真的會流下眼淚。」謝男海希望讓文化傳承的力量更大,讓更多人參與到這場文化之旅。

部落的婦女們細心地教遊客長髮如何甩才好看,腳步要如何蹲才能將頭髮甩得又遠又長,許多第一次體驗這種舞蹈的人,即使跳得不好看,也能跟達悟族人們一起共舞,在悠揚的族語吟唱之下一起參與這場小島文化之旅。

跨越斷層的傳承

蘭嶼的年輕人大多在國高中畢業後,就前往台灣就學或工作,真正留在島上的人除了小孩子,就是中年人、老年人,年輕世代有一個很大的斷層,雖然現在有許多老年人還是遵照傳統的生活方式過活,但未來年輕人回到島上後,要如何跨越這道文化傳承的鴻溝?

「我們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回來,將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傳承下去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」謝男海說舞蹈團裡很多老師都有自己的工作、有小孩家庭需要照顧,他們把自己的時間拿來練習、演出、教部落的年輕人及婦女舞蹈,就希望這些傳統文化不會消失。


曬飛魚

略帶鹹味的海風迎面吹來,這是大海的味道 ; 略感刺眼的陽光直撲而下,這是太陽的味道 ; 部落裡、竿子上曬著的,那是飛魚的味道 ; 灘頭上、拼板舟裡坐著的,那是達悟人的味道。

2020年夏天,我們掛起「曬飛魚zazawanzine」,探尋山海、踏遍部落,將小島令人流連忘返的味道重新曬了出來,讓每一位來到蘭嶼的旅人,真正地認識這座小島的美好。